粘孢子虫之尾孢子虫
一、简介
尾孢虫是一类属于刺胞动物门、粘体动物亚门、粘孢子虫纲、双壳目、碘泡虫科、尾孢虫属的寄生虫。尾孢虫的孢子通常是圆形、卵形或纺锤形。孢子长(本体)为8~17μm,宽为4~9μm。尾长则可以达到12~16μm。孢子前端具有2个极囊,由壳片向后部延伸出两条尾突,壳片有时有花纹之类的结构。
尾孢虫属在我国发现的种类较多,大致有26种,常见的有:尖吻鲈尾孢虫、弹涂尾孢虫、鲈尾孢虫、中华尾孢虫、巨型尾孢虫和徐家汇尾孢虫等。它们寄生于多种鱼类的鳃、胆、肠、心脏、鳔、输尿管、膀胱、鳍、肠系膜、肝、肾等器官。
二、流行
尾孢虫病在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现,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来说,该病的流行季节主要在5~8月,中华尾孢虫可以寄生在斑醴、乌鳢的每个器官和组织,危害鱼种,微山尾孢虫主要危害鳜鱼,乌鳢,寄生在鳃、皮肤、肠道上,巨型尾孢虫主要危害乌鳢,主要寄生在鳔、肠、粘液、胆囊、鳃上,徐家汇尾孢虫主要危害鲫鱼,寄生在鳃、胆、心脏、肠道上,有机质丰富和水质偏酸的水体更容易发生尾孢虫病。
三、症状
尾孢虫病的症状因寄生虫种类和寄生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中华尾孢虫,常侵袭乌鳢(也称乌鱼)的幼鱼,寄生于皮肤、鳃、鳔等部位。巨型尾孢虫主要危害乌鳢,寄生在鳔、肠、粘液、胆囊、鳃等多个部位。胞囊呈淡黄色,轮廓不明显,大小为47~275微米,形状和大小有较大变异。严重感染时,病鱼体表被覆一层灰色泥土,游动迟缓,见人及飞鸟反应迟缓,离群独游,投食时不抢食,吃食量减少,更有个别乌鳢零星死亡,水质不良、溶氧低下等情况下会成批死亡。
徐家汇尾孢虫,主要寄生于鲫鱼的鳃、胆、心脏、肠道等部位。在鳃丝上的胞囊呈白色,形状大小不一,大的胞囊可达1~3厘米,这些胞囊会对鳃组织造成损害。病鱼会因为鳃组织的受损而出现呼吸困难、生长缓慢等症状。严重的时候会窒息而死。
四、发病诱因
1.苗种没有选好,苗种本身带有孢子虫;
2.池塘未清塘或者清塘不彻底,施放的有机粪肥没有发酵消毒杀虫,携带有孢子虫。
3. 季节变化、水温波动、养殖管理等因素导致水质、底质差,水体偏酸,有机质丰富,有利于孢子虫繁殖,并降低养殖动物的免疫力。
4.饲喂密度大、饲料投喂过度或投喂劣质饲料,未做好保肝护肠、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的工作,导致养殖动物免疫力降低。
五、预防
1.严把苗种质量关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选择规格统一、体格健壮、活力强盛、抗病力强,经过检疫检验的苗种。
2.彻底清塘 清除塘底多余的污泥,让淤泥的厚度低于10cm以下,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灭杀底质中的孢子,连续晴好天气暴晒、翻犁塘底,增强土壤通透性,优化底质结构。
3.改善环境首先用底优优改底,杀灭底质中的细菌、病毒,降低致病菌的浓度,氧化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定期泼洒芽孢杆菌、EM菌,进行有益菌的空间占位,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分解水体中的残饵粪便、有机质等大分子有机物为容易吸收利用的小分子有机物,促进水体的营养循环和能力循环,净化改善水质。泼洒藻根源或益藻源等促藻剂,培育有益藻类,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4.增强体质通过投喂营养均衡的配合饲料,拌服肝胆安康、金维康、激活,富邦、肝泰,补充多维和微量元素,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适量投喂,合理密养、立体混养,可以保持水质优良,减少残饵粪便污染鱼池的水质。
六、治疗
对于成鱼来说,一旦爆发尾孢子虫,是很难治疗的。尾孢子虫病需要及早发现处理,在没有形成成熟的孢子和包囊之前,才能有一定的疗效,所以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镜检发现了尾孢子虫,内服草本虫血宁,用量是每千克鱼重 10-25mg,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用5天,或用草本诱食驱虫液每千克鱼体100-200g,5倍水煎开后取汁,拌饲投喂,每天1-2次,连用5天。杀虫的同时,泼洒K8天生赢家一触发宝典或二氧化氯进行水体杀菌,降低致病菌的浓度;内服肝胆安康、金维康、激活5-7天,肝胆安康可以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敛血消肿,预防细菌继发感染,帮助损伤的鳃组织、体表组织修复;黄金胆汁酸,提供外源胆汁酸,补充肝脏细胞分泌胆汁酸的不足,避免肝脏细胞过度分泌胆汁造成的肝胆肿大、萎缩、坏死的问题,增强肝脏排毒解毒的能力;激能活力宝,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促进免疫蛋白的合成,增强免疫细胞活性,加强新陈代谢,促进机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