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死白便,遇到了该怎么办

分类:
水产篇
2024/09/09 17:50
浏览量
【摘要】:

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头号杀手“偷死综合症”,虾农也常称之为“偷死病”。对虾的偷死发病异于其它水产养殖品种,发病时无明显征兆,由病原、环境胁迫、虾苗早期营养等多种因素综合引起。

“底脏底臭造成的黄鰓、黄足、软壳,该类虾容易出现蜕壳不遂偷死。”

该病主要发生在南美白对虾养殖的中后期,一般在养殖60天以后,而且发生在高温季节,气温30℃以上,水温达28℃以上,暴发的高峰期一般在5到12月份,最严重在6到11月份,尤其在对虾蜕壳期间,而低温期和养殖前期一般危害不大。

那么,咱们今天要说的是,这偷死白便到底是怎么回事?

 
南美白对虾“偷死病”

南美白对虾偷死病多发在放苗7-30天之内,慢性感染时病虾体色白浊,肝胰腺肿大颜色变浅,个别出现肝胰腺萎缩、变硬,病虾吃料慢、增料慢、侧游、转圈、抽搐性跳水、垂直或仰面沉底短时间大量死亡,死虾大部分肠胃饱满,胃肠呈红色的会空肠空胃,在大风大雨等恶劣天过后会大量死虾。

多发于水色浓绿的虾塘,而清瘦水、茶色水、褐色水、黄泥水等较少出现,据报道,这与蓝藻毒素、裸甲藻毒素引发的虾中毒关系密切,藻毒素对虾鳃、肠胃、肝胰腺重度损伤,功能丧失而死亡。

南美白对虾“白便病”

"白便"不是你想象中的虾粪便,它的主要成分为肝胰脏排出的病变组织、粘液和毒液,肠道脱落的粘膜以及一些正常的粪便成分。

在"白便"中检测出大量的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等致病菌。这些致病菌聚集在池塘底部,附着在饲料、残饵、死藻上不断繁殖生长。对虾吃食这些物质后,通常引起胃肠道感染、心肌损害、肝胰脏明显萎缩。

对待"白便"应立足于"内重营养、外重调水,预防为主、无病先防”的原则。只有从提高对虾体质、改善和优化水体环境、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等方面着手,才能达到杜绝"白便"、治疗白便的目的。

 
为什么养虾越来越难?

误导广大养殖户多年的错误说法:亚硝酸盐、氮氮中毒

其实亚硝酸盐、氨氮高

并不是引起虾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

这是一个养殖户的池塘数据:亚硝酸盐含量低但是弧菌多

真正的答案是细菌性传染病!整个产业链都被弧菌感染了

知识点来了:什么是弧菌?

弧菌是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尾部带一鞭毛的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分布于河口、海湾、近岸海域的海水和海洋动物体内。

弧菌病是影响对虾养殖业最为常见、危害较重的一类疾病。其症状一般为红腿、黄鳃、烂尾、烂眼、甲壳溃疡、肌肉白浊等常伴有败血症。

副溶血弧菌是人们发现最早的对虾病原弧菌,随后溶藻弧菌、霍乱弧菌、曼弧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属等二十多种致病菌陆续被发现,除此之外还有沙门氏菌。

总结一句话就是:在海水淡水中都有大量弧菌生存!

平时可以采用菌克菌进行预防使用,可以有效的抑制体内的外的弧菌、纤毛虫和肝肠孢虫,减少后期疾病的发生。可以配合肝胆安康一起使用,保护对虾的肝胰腺健康,促进对虾成功转肝,预防肝胰腺的萎缩坏死,空肠空胃等症状的发生。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