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各种真菌性鱼病和各种寄生虫病的预防及治疗

分类:
水产篇
2024/08/06 08:13
浏览量
【摘要】:

真菌性鱼病

 

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或水中,在动植物的表面和体内也能生存。

 

危害水产生物的真菌主要有水霉、绵霉、杀鱼丝囊霉、鳃霉、鱼醉霉、镰刀菌及链壶菌等,对水产生物的危害较大,可以危害多种水产生物的幼体和成体,也可以危害其卵。

 

传染源既有外源性也有内源性;

 

发病与否与鱼体的健康状况和温度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由于杀灭真菌的药物对机体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真菌的抗体又多数无抗感染作用,所以目前水产生物真菌病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

 

下面介绍两种最常见的鱼类真菌性疾病水霉病和鳃霉病。

 

一、水霉病(肤霉病)

 

【病原体】 在我国淡水鱼类的体表及卵上,现已发现的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属和绵霉属的一些种类。

 

【流行情况】 水霉在淡水水域中广泛存在,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5~26℃均可生长繁殖,只是不同种类稍微有些不同而已,有的甚至在水温30℃时还能生长。

 

水霉营腐生生活,它通常长在鱼体的伤口处,不感染健康鱼,是鱼卵和苗种阶段的主要疾病之一。全国各地均有流行,以晚冬和早春最为流行,水霉和绵霉属的繁殖适宜水温为13~18℃。

 

【症状】 当鱼体表皮肤因理化因素,或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素感染受损伤时,水霉侵入损伤部位,向内外生长繁殖,入侵上皮及真皮组织,产生内菌丝,引起表皮组织坏死。

 

有时可见到菌丝穿过肠壁入侵腹腔后感染肝脏、脾脏、心脏、鳔等内脏器官,引起病鱼死亡。

 

向外生长的菌丝,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棉絮状物,俗称“白毛病”。

 

由于寄生于体表的霉菌能分泌大量蛋白质分解酶,机体受刺激后分泌大量黏液,病鱼开始焦躁不安、食欲减退、游动无力,最后死亡。

 

单性水霉可引起鲑科鱼类幼鱼的内脏真菌病,其最初侵入部位是胃的幽门部,随后菌丝在腹腔内大量生长繁殖。

 

其致病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肠蠕动障碍或肠道堵塞,使饵料滞留胃内,导致孢子发芽或菌丝发育,寄生于胃壁而引起损伤,并向其他脏器扩散。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鱼卵因溶氧量低等引起发育停止或死亡时,亦可感染水霉,内菌丝入侵卵膜内,而卵膜外长出大量外菌丝,产生“卵丝病”,俗称“太阳籽”。

 

【诊断】 直接观察鱼体表有无棉絮状的菌丝体,即可做出初步诊断。若为内脏真菌病时,应取脏器病料制作压片后镜检。

 

【防治方法】 根据活鱼卵有抗霉素存在及水霉菌腐生的本质,在鱼卵阶段用药物预防水霉病不是十分必要,主要是创造有利于鱼卵孵化的条件(近几年各地采用黏性卵的脱黏孵化法提高了孵化率),并且要注意的是在拉网、转运、操作时尽量仔细,勿使鱼体受伤。

 

(1)预防 

 

在放养前,用以下的一种或两种方法进行鱼体消毒。

 

1)8%的二氧化氯,每立方米水体15~25克,全池泼洒,每15天1次。

 

2)生石灰,每立方米水体15~25克,全池泼洒,成鱼池每月1次。

 

3)用5%的食盐溶液浸浴3分钟。

 

4)用4/10 000的小苏打和4/10 000的食盐混合液长期浸浴。

 

5)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克煎汁全池泼洒。

 

6)鱼卵可用4%的福尔马林浸浴2~3分钟。

 

关于产卵亲鱼水霉病的预防,可采用5%的碘酊涂抹伤口,有一定预防效果。

 

(2)治疗

 

1)用15~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鱼体15分钟。

 

2)用3%~4%的食盐溶液浸浴病鱼5分钟;或用0.5%~0.6%的食盐溶液进行较长时间的浸浴。

 

3)用4/10 000小苏打和4/10 000的食盐混合液长时间浸浴病鱼。

 

4)白仔鳗在患病早期,可将水温升高到25~26℃,多数可自愈。

 

5)内服抗菌药(如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等),以防细菌感染,效果更好。提示水温20℃以上时,本病一般自然消失。

 

二、鳃霉病

 

【病原体】 从我国鲤科鱼类和其他淡水鱼类感染的鳃霉的菌丝形态结构和寄生情况来看,致病种类主要有血鳃霉和穿移鳃霉两种不同的类型。

 

【流行情况】 草鱼、青鱼、鳙鱼、鲮鱼、黄颡鱼、银鲴等对鳃霉具有易感性,出现以鳃组织梗死为特征的烂鳃病。

 

其中鲮鱼苗最易感,以苗种阶段最为严重,发病率高,死亡率达70%~90%,1~3龄鱼也受其害。我国南方各省均有流行。

 

国外报道,血鳃霉主要感染鲤科鱼类、丁和鳗鲡等淡水鱼,流行高峰期为5~10月,往往呈急性病,1~2天内突然暴发,出现大量死亡,尤其在水质不良、池底老化、水中有机质突然增多的养殖池容易发生。

 

【症状】 病鱼失去食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鳃上黏液增多;

 

由于鳃霉菌在鳃上不断生长,一再延长、分枝,而穿透鱼鳃的血管和软骨;

 

破坏组织,堵塞微血管,使鳃瓣失去正常的鲜红色,呈粉红色或苍白色,常出现点状充血或出血现象,呈现花鳃;

 

病重时鱼高度贫血,整个鳃呈青灰色,使呼吸机能受到很大影响,病情迅速恶化而死亡。

 

【诊断】 用显微镜检查鳃丝,当发现鳃上有大量鳃霉寄生时,即可做出诊断。

 

【防治方法】

 

(1)预防 冬季结合修整鱼池,清除池中过多淤泥,并用生石灰清塘;经常保持水的清洁,防止水质恶化,定期全池遍洒20毫克/升生石灰;

 

施肥时,必须施用经发酵处理过的农家肥;必要时全池泼洒漂白粉消毒。

 

(2)治疗

 

1)注水转塘。发现本病迅速加入清水,或将鱼迁移到水质较瘦的池塘和流动的水体中,可停止发病。

 

2)每月全池遍洒1~2次20毫克/升的生石灰,或1毫克/升的漂白粉。

 

3)将50千克芭蕉心(大蕉心或香蕉心)切碎,加食盐1.5~2.0千克,再加乐果50克拌匀,在食台投喂,每50千克鱼投上述混合饲料2.5千克,效果很好。

 

寄生虫病

 

鱼类寄生虫病是指由寄生于鱼体表面和体内的各种寄生物引起的疾病。

 

这些寄生物通过掠夺鱼体营养、造成机械性创伤、产生化学刺激和毒素作用等方式来危害鱼类。

 

一、原生动物病

 

由原生动物寄生引起的鱼类疾病,称作鱼类原生动物病,又称原虫病。原虫是单细胞生物,形态结构简单,个体小,肉眼不容易观察,寄生广泛。

 

常见的原生动物疾病有:鞭毛虫病(淀粉卵甲藻病、鳃隐鞭虫病、颤动隐鞭虫病、鱼波豆虫病、锥体虫病、六鞭毛虫病)、孢子虫病(球虫病、黏孢子虫病、微孢子虫病、单孢子虫病)、纤毛虫病(斜管虫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半眉虫病、杯体虫病、隐核虫病)、吸管虫病(毛管虫病)、肉足虫病(内变形虫病)。

 

(一)鞭毛虫病

 

鞭毛虫的主要特征是以鞭毛作为运动器官,一般只有1个细胞核,无性生殖(纵分裂),寄生于鱼的皮肤、鳃、血液和肠道。能引起鱼类大量死亡的有隐鞭虫和鱼波豆虫。

 

1.淀粉卵甲藻病

 

【病原体】 淀粉卵甲藻,又名眼点淀粉卵涡鞭虫。

 

【流行情况】 淀粉卵甲藻能侵袭很多种海水鱼类,寄生在鱼的鳃、皮肤和鳍上。

 

大黄鱼、鱼、双棘黄姑鱼、黄姑鱼、花尾胡椒鲷、条石鲷、黑鲷、漠斑牙鲆、海马等海水鱼类的幼鱼和成鱼均易发病;

 

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和池塘养殖都有流行。本病感染迅速,且传播快,死亡率高,幼鱼发病3天内没有采取措施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流行期为每年的3~10月,水温20~30℃。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水鱼类规模化苗种生产和渔业集约化养殖程度地逐渐提高,淀粉卵甲藻病的暴发时有发生。

 

【症状】 患淀粉卵甲藻病的病鱼,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当寄生数量多时,体表可见许多小白点,病鱼浮于水面,呼吸急促,口不能闭,游动缓慢;

 

有时在固体物上摩擦身体,吃食减少,直至完全不吃食,鱼体瘦弱、发黑,鳃表皮细胞被破坏,鳃血管发炎,阻碍了血液正常循环,并能刺激鳃组织分泌大量黏液,掩盖鳃未经破坏的部分,使寄主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诊断】 根据症状再剪取部分鱼鳃或在体表刮取少量黏液,放在载玻片上,加上1滴清水,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检查,可见到鳃上或黏液中有大量梨形或球形固定不动的虫体(彩图17、彩图18),由此即可确诊。

 

【防治方法】

 

1)鱼塘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工厂化养殖用水用紫外灯消毒,网箱设置在水体交换量大的水域。

 

2)加强水质和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抗病能力。

 

3)鱼种放养前,若发现淀粉卵甲藻,用淡水浸浴6~10分钟,或用8克/m³的硫酸铜溶液(每立方米水中放药8克)浸浴15~20分钟。

 

4)发生本病时,网箱养殖可收网捞鱼用淡水浸浴6~10分钟;工厂养殖和池塘养殖可用0.7克/m³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进行全池泼洒治疗,连用3天。

 

5)本病易复发,1个疗程结束后的3天左右取鱼鳃镜检,要确保治疗彻底,否则用上述方法再治疗1次;如有条件,可将治疗过的病鱼转移到新的养殖场地,能有效地防止复发。

 

2.鳃隐鞭虫病

 

【病原体】 鳃隐鞭虫。

 

【流行情况】 鳃隐鞭虫病在我国主要养鱼地区均有发现,寄生在鲮、鲤、青、草、鲢、鳙、鲫、鳊、赤眼鳟、鲈、鳜、乌鳢、泥鳅、鲇等鱼的皮肤、鳃和鼻腔内。

 

流行较严重的是江苏、浙江、广东和广西等地,多数淡水鱼都能寄生,但能引起大批死亡的是夏花草鱼。

 

流行期为每年的5~10月,尤以7~9月最为严重。鲢鱼、鳙鱼对该虫具有天然免疫力,即使大量感染也不发病,成为“保虫寄主”。

 

本病在20世纪50年代较严重,并且找到了有效的治疗方法,20世纪70年代以后危害减弱,这同各地经常采用生石灰清塘有着一定关系。

 

【症状】 患鳃隐鞭虫病的病鱼,早期没有明显症状;

 

当寄生数量多时,则病鱼游动缓慢,呼吸困难,吃食减少,直至完全不吃食,鱼体发黑,鳃表皮细胞被破坏,鳃血管发炎,阻碍了血液正常循环,并能刺激鳃组织分泌大量黏液,掩盖鳃未经破坏的部分,使寄主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诊断】 根据症状再刮取少量黏液,放在载玻片上,加上1滴清水,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检查,可见到虫体不断地自动摆动,好似柳叶在飘动,由此即可确诊。

 

【防治方法】

 

1)鱼塘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

 

2)加强水质管理,提高鱼体抗病能力。

 

3)鱼种入池前,若发现鳃隐鞭虫,用8克/m³的硫酸铜溶液(每立方米水中放药8克)浸浴,水温15~20℃时,浸浴15~20分钟。

 

4)本病流行期内,在食场上挂布袋(麻布袋)3~6只,每袋装硫酸铜100克、硫酸亚铁40克,1个疗程挂药3天,每天换药1次。一般每月挂药1~2个疗程。

 

5)鱼塘中发生本病时,用0.7克/m³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进行全池泼洒治疗。

 

3.颤动隐鞭虫病

 

【病原体】 颤动隐鞭虫。

 

【流行情况】 颤动隐鞭虫在一般淡水养殖鱼类中都能寄生,寄生在鲮、鲤、青、草、鲢、鳙、鲫、鳊等鱼的皮肤和鳃上,主要危害鲮鱼、草鱼和鲤鱼的鱼苗和夏花鱼。

 

一些面积小、水质差的鱼塘常常发生这种病。全国各地养鱼场均有发现,流行期在冬末和春季。

 

【症状】 本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当寄生数量多时,则病鱼游动缓慢,呼吸困难,吃食减少,直至完全不吃食,鱼体发黑,最终消瘦而亡。

 

此虫主要侵袭鱼的皮肤,有时鳃上也可以看到。主要危害3厘米以下的鱼种,使鱼幼嫩的皮肤或鳃组织被破坏,影响鱼种的生长和发育。

 

【诊断】 根据症状和流行情况并结合镜检即可诊断。

 

【防治方法】 同鳃隐鞭虫病。

 

4.鱼波豆虫病(口丝虫病)

 

【病原体】 漂游鱼波豆虫。

 

【流行情况】 国内外都有流行,我国自南至北均有本病危害。适宜漂游鱼波豆虫大量繁殖的水温是12~20℃。流行期为冬末和春季,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流行。

 

危害各种冷水及温水性淡水鱼类,尤以鲤鱼和鲮鱼的鱼苗最为严重。

 

鱼的年龄越小对这病越敏感,放养后3~4天的鱼苗或从鱼卵孵化出6~8天的即可受害,且病程短,发现病原体2~3天后,病鱼即开始大量死亡。

 

在鱼种阶段,春花最易受感染,因经过越冬后体质较弱,抵抗力差,且这时的水温又适合鱼波豆虫大量繁殖,可引起大批死亡。

 

【症状】 发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当漂游鱼波豆虫大量侵袭鱼的皮肤和鳃瓣,病情严重时,用肉眼仔细观察,可辨认出有暗淡的小斑点,皮肤上形成一层蓝灰色的黏液。

 

被感染的鳃小片上皮坏死、脱落,使鳃器官丧失了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病鱼呼吸困难。

 

同时被该虫破坏的地方充血、发炎、糜烂,且往往被细菌或水霉感染形成溃疡。病鱼食欲不振,反应迟钝,鲤鱼感染时,可引起鳞囊积水、竖鳞等症状。

 

【诊断】 根据症状和流行情况进行初诊。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可见虫体成群地聚集在鳃丝的边缘并在原地打转,经过一段时间后则活泼地做曲折游动前进,由此即可确诊。

 

【防治方法】

 

1)同鳃隐鞭虫病。

 

2)可用亚甲蓝溶液全池泼洒治疗,使池水为1~2克/m³,隔天重复全池泼洒1次,效果良好。

 

3)用2.5%的食盐溶液浸浴病鱼10~20分钟,有一定疗效。

 

5.锥体虫病

 

【病原体】 我国已发现的锥体虫有20余种,如青鱼锥体虫、鲢锥体虫等。虫体呈狭长的叶片状,1根鞭毛。

 

【流行情况】 淡水鱼类都可感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主要流行于6~8月,水蛭是其重要的传播媒介。

 

【症状】 锥体虫虽然是淡水鱼类中比较普遍的寄生虫,但是一般情况下在鱼体中的寄生数量不多,从鱼的外表和血液都看不出明显的症状。严重寄生时病鱼表现为贫血、消瘦、易继发其他疾病引起死亡。

 

【诊断】 通过血液学检查发现虫体。

 

【防治方法】

 

1)杀灭水蛭,用生石灰200克/m³带水清塘。

 

2)对鱼种可用少量氨苯基胂酸铜拌入饲料中投喂,能取得疗效。但此药有毒,不宜用于食用鱼。

 

6.六鞭毛虫病

 

【病原体】 中华六前鞭毛虫、鲴六前鞭毛虫。

 

【流行情况】 中华六前鞭毛虫寄生于多种鱼类肠道、肝脏、胆囊等器官中,尤其是1~2龄草鱼最多,鲢、鳙、鲮、鲤、鲫、青等淡水鱼的肠道中也有发现。鲴六前鞭毛虫的寄主主要是细鳞斜颌鲴、银鲴和黄尾密鲴。全国各水产养殖区均有发现,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夏、秋之际最普遍。

 

【症状】 六前鞭毛虫寄生在肠道内,当严重感染时,整条肠道都能发现;也可在胆囊、膀胱、肝脏、心脏、血液中找到,靠摄食寄主的残余食物为生。其致病作用目前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无害或是继发作用;在草鱼后肠很常见。当患细菌性肠炎或寄生虫肠炎时,此虫大量寄生,会加重肠道炎症,促使病情恶化。

 

【诊断】 用显微镜检查确诊。

 

【防治方法】 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清塘药物彻底清塘,消灭池中胞囊。


(二)孢子虫病

 

孢子虫全部营寄生生活,是淡水鱼类寄生原生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危害较大的一种寄生虫,有些种类可引起鱼类的大批死亡,或丧失商品价值,有的种类还是口岸检疫对象。

 

在我国淡水鱼类中寄生的孢子虫有4大类,即球虫、黏孢子虫、微孢子虫和单孢子虫,其生活史均在一个寄主体内完成,属孢子虫纲,以球虫和黏孢子虫对鱼类的危害最大。

 


1.球虫病(艾美虫病)

 

【病原体】 艾美虫。我国淡水鱼体内寄生的艾美虫已发现十余种,常见的有青鱼艾美虫、中华艾美虫、鲤艾美虫等。

 

【流行情况】 艾美虫寄生在多种淡水和海水鱼的肠、幽门垂、肝脏、肾脏、精巢、卵巢、胆囊和鳔等处,国内外都有发生。

 


在我国危害较大的是青鱼艾美虫,能引起死亡,以江苏、浙江一带流行较严重,也曾在辽宁省发生。适合艾美虫大量繁殖的水温为24~30℃,每年4~7月为流行季节,通过卵囊传播。

 

【症状】 以青鱼艾美虫为例,艾美虫少量寄生时,青鱼没有明显症状,当大量寄生时,可引起病鱼消瘦、贫血、食欲减退、游动缓慢、鱼体发黑。

 

它们寄生在青鱼肠道内,严重破坏肠细胞,在肠道前段的肠壁上,有许多白色小结节的病灶,肠管特别粗大,比正常的大2~3倍,这些小结节,就是由艾美虫的卵囊群集而成。

 

严重时肠壁溃烂穿孔。病原体有时还蔓延至肝脏、肾脏、胆囊等器官。病鱼鳃瓣呈苍白色,腹部膨大,失去食欲,游动缓慢。

 

此病原体从青鱼夏花鱼种至成鱼均能感染,但造成大量死亡的往往是2龄青鱼。

 

【诊断】 剖开青鱼肠道,可见前肠肠壁上有许多白色小结节,在显微镜下能见到艾美虫;严重时肠壁溃烂。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清塘,杀灭虫卵。

 

根据青鱼艾美虫和住肠艾美虫对寄生有选择性的特点,进行鱼塘轮养。即今年饲养青鱼的池塘,明年改养别的鱼,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2)每100千克鱼用2.4克碘配成的碘液,拌在饲料内投喂,每次连续投药饵4天。

 

3)每100千克青鱼,用硫黄粉100克与面粉调成药糊,拌入豆饼制成药饵,每天投喂1次,连续4天,有一定疗效。

 

2.黏孢子虫病

 

黏孢子虫是寄生于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的一类寄生虫。

 

目前已发现近千种,其中绝大部分寄生在鱼体中,只有极少种类寄生在两栖类(5种)、爬行类(3种)、环节动物(1种)和昆虫(1种)中,可以说它是鱼类所特有的一种寄生虫。

 

在鱼体各个器官、组织都可寄生,但大多数虫个体微小,需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才能正确诊断黏孢子虫的形态和结构。对养殖鱼类危害较严重的黏孢子虫病有下列8种。

 

(1)鲢四极虫病

 

【病原体】 鲢四极虫。

 

【流行情况】 本病在东北地区广为流行,主要危害越冬后期的鲢鱼鱼种。

 

【症状】 由于鲢四极虫营养体密集成团,寄生于鲢鱼的胆囊和胆管中,使胆管受堵塞并被破坏;

 

影响鱼类对脂肪的消化和呼吸,使鱼的肥满度降低,特别是鲢鱼越冬饥饿期间,寄生虫能大量消耗寄主养分。

 

一般在越冬后期病鱼已虚弱,加上并发斜管虫病,容易引起大量死亡。病鱼表现为鱼体消瘦、发黑,眼球突出或眼圈出现点状出血,鳍基部和腹部变成黄色;

 

肝脏呈浅黄色或苍白色,胆囊极大,充满黄色或黄褐色的胆汁,肠内充满黄色的黏状物,个别病鱼体腔积水;在越冬后常并发水霉病。

 

【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季节进行初诊,一般情况下肉眼均可见到白色胞囊。

 

2)挑取白色胞囊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即可确诊。

 

【防治方法】 用石灰彻底清塘,能杀灭塘底孢子。


可用盐酸环氯胍和亚甲蓝混合剂治疗鲢四极虫病。

 

每千克饲料拌入盐酸环氯胍1克和亚甲蓝0.5克,先在盐酸环氯胍和亚甲蓝中加入适量水制成溶液,然后混合拌入饲料,1小时后喂鱼。

 

冬天3天喂1次,连喂10次为1个疗程,相隔10天后再喂第二疗程。这样在冬夏季连续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2)鲢碘泡虫病

 

【病原体】 鲢碘泡虫。

 

【流行情况】 本病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现于杭州西湖,以后相继在华北、东北、华东和中南地区的许多江、河、池塘、水库和湖泊中发现。

 

以西湖中的鲢鱼受害最严重,主要危害1龄以上的鲢鱼,鲢鱼苗刚出膜即可被感染。

 

【症状】 鲢碘泡虫寄生在鲢的各器官组织,主要侵袭鲢鱼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如脑、脊髓、脑颅腔内拟淋巴液、神经、嗅觉系统和平衡、听觉等。

 

当鲢鱼头部寄生着大量鲢碘泡虫孢子及其营养体时,其脑颅腔中的拟淋巴液会出现萎缩、变黄和干枯现象。

 

由于虫体压迫中枢神经、剥夺营养物质和破坏平衡器官(内耳三半规管),使动物机能紊乱,平衡机能失调,形成病鱼在水中狂游乱窜,常跳出水面,以致完全失去感觉和摄食能力而死亡,故叫疯狂病。

 

剖解可见病鱼的肝脏、脾脏萎缩。

 

【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季节进行初诊,一般情况下肉眼均可见到白色胞囊。

 

2)挑取白色胞囊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即可做出诊断。

 

【防治方法】

 

1)地区间采购和运输鱼种须经过严格检疫,发现有些病原体感染的鱼种(如鱼种头部有白色胞囊),必须就地处理,严禁运出。

 

2)在本病流行区内用于培育鱼苗至夏花阶段的池塘,必须彻底清塘。即排干塘水后,每亩施放生石灰125千克,能有效地杀灭在池底越冬的孢子。

 

3)发病时可用90%的晶体敌百虫加硫酸铜全池泼洒,使池水为1克/m³(敌百虫0.5克/m³,硫酸铜0.5克/m³),每隔15天1次,连续2~3次。

 

(3)饼形碘泡虫病

 

【病原体】 饼形碘泡虫。

 

【流行情况】 本病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地区,是草鱼育苗期间的一种严重病害。

 

主要寄生在草鱼的肠壁,形成许多白色小胞囊。据统计患病死亡率可达90%,对5厘米以下的草鱼危害最大,但同池饲养的其他鱼种不感染。

 

【症状】 病鱼肠道切片镜检,可以看到肠绒毛膜之间拥挤有许多胞囊。

 

孢子向黏膜下肌肉层推进,使肠的消化吸收机能遭受严重破坏,这时候可发生大批幼鱼死亡。

 

病鱼体色发黑、消瘦,腹部稍微膨大,鳃呈浅红色,肠内无食,前肠增粗,肠壁组织糜烂,游动无力,有的鱼体出现弯曲。

 

【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季节进行初诊,一般情况下肉眼均可见到白色胞囊。

 

2)挑取白色胞囊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即可做出诊断。

 

【防治方法】 饼形碘泡虫只在草鱼中发现,其他鱼类尚未发现感染此虫。通过池塘轮养的方法,可提高草鱼鱼苗的成活率。

 


如广东惠州的1口鱼塘,1972年培养草鱼鱼苗100万尾,后因感染饼形碘泡虫而发生大量死鱼。

 

1973年改养鲮鱼鱼苗,1974年重新培育草鱼鱼苗20万尾,成活率为50%。

 

药物预防可使用盐酸环氯胍药饵,鱼苗下塘第三天开始投喂,连续喂7天。鱼苗长到3厘米时,再喂1个疗程。

 

发病后,每天每万尾鱼苗以1.5~2.0克的药量制成药饵,连喂8天为1个疗程。

 

(4)鲫碘泡虫病

 

【病原体】 鲫碘泡虫。

 

【流行情况】 本病主要危害1龄银鲫,普通鲫鱼和白鲫有时也能感染。流行面广,北起黑龙江,南达广东、广西地区均有流行,上海、江苏、浙江一带是多发病区。8~9月间是本病的主要流行季节。

 

【症状】 胞囊常常着生在前背肌。这部分肌肉由于受孢子虫营养体的刺激,有明显的充血现象;严重时变成瘤状的疖疮,手摸患处,很柔软,好似要胀破一样。如将病鱼患处横切,可从切面看到腹腔上脊椎周围形成对称的2个乳白色胞囊区。由于病鱼肌肉溃烂和组织被破坏,使鱼体瘦弱,生长受抑制。病鱼对池塘缺氧很敏感,如遇池塘缺氧,极易死亡。

 

【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季节进行初诊,一般情况下肉眼均可见到白色胞囊。

 

2)挑取白色胞囊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即可做出诊断。

 

【防治方法】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2)必须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并用生石灰彻底消毒。

 

3)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鱼体抵抗力。

 

4)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多次,有预防作用,并可减轻鱼体表及鳃上寄生的碘泡虫。

 

5)用盐酸环氯胍或盐酸左旋咪唑拌饲投喂。

 

(5)野鲤碘泡虫病

 

【病原体】 野鲤碘泡虫。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鲤鱼、鲮鱼。本病在长江流域和广东、广西地区均有发现。广西、广东以鲮鱼容易发病,发病季节为3~5月;湖北、湖南等地以鲤鱼易发病,流行季节为春秋两季。

 

【症状】 野鲤碘泡虫寄生在镜鲤、鲫鱼和鲮鱼的皮肤和鳃上,形成灰白色点状或瘤状胞囊。随着病情发展,胞囊越来越多;胞囊由寄生形成的结缔组织膜包围,影响其正常游动和摄食。同时因皮肤和鳃组织被破坏,生长发育受抑制,引起病鱼死亡。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季节进行初诊,一般情况下肉眼均可见到白色胞囊。

 

【防治方法】 同鲫碘泡虫病。

 

(6)异型碘泡虫病

 

【病原体】 异型碘泡虫。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鲢鱼、鳙鱼的鱼苗和鱼种,鲤鱼偶尔也有发生。本病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均有发现,发病季节为5~8月,6~7月为发病高峰期。

 

【症状】 虫体寄生在鳃上,有时在体表和鳍条等处也可发现。形成针头大小的白囊,严重感染时鳃丝红肿,鳃盖难闭合,黏液增多,病鱼因缺氧而死。

 

【诊断】 挑取患病处制成压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即可做出诊断。

 

【防治方法】 同鲫碘泡虫病。

 

(7)单极虫病

 

【病原体】 国内已发现7种,对淡水鱼类危害较严重的有鲮单极虫和鲤吉陶单极虫(彩图19)。

 

【流行情况】 鲮单极虫主要危害鲤鱼、鲫鱼,无明显的流行季节;鲤吉陶单极虫主要危害鲤鱼,主要流行于东北和华北地区。

 

本病主要影响鱼类生长,严重时也会引起死亡。据湖南邵阳地区水产研究所介绍,每年7~8月间会有少量的散养镜鲤亲鱼因患吉陶单极虫病而引起死亡。

 

【症状】 鲮单极虫常寄生在鲤鱼或鲫鱼的鳞片下,形成白色或蜡黄色肉眼可见的胞囊,使鳞片竖起,导致鱼丧失商品价值。鲤吉陶单极虫寄生在散养镜鲤的肠壁黏膜层与肌肉层之间,胞囊向肠腔隆起呈瘤状,引起肠道扩张,肠壁变薄而透明,功能下降,并堵塞肠道,影响进食。同时寄生虫能引起肠道局部组织瘀血、坏死、脱落。病鱼表现为腹腔积水,逐渐饿死。

 

【诊断】 同鲫碘泡虫病。


(8)尾孢虫病

 

【病原体】 尾孢虫常见的种类有中华尾孢虫、巨型孢虫和徐家汇尾孢虫等。

 

【流行情况】 中华尾孢虫主要危害乌鳢和斑鳢的鱼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幼鱼大批死亡,以广东、广西地区较为流行,流行期为5~7月。

 

【症状】 中华尾孢虫寄生于乌鳢的皮肤、鳃和鳔等部位,以鳔管内壁的柔软组织最为常见。胞囊呈浅黄色,大小差异很大,严重感染时,可致鱼死亡。

鳜鱼鳃上寄生的尾孢虫,胞囊呈瘤状,引起鳃充血、溃烂,严重时导致病鱼死亡。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季节进行初诊,一般情况下肉眼均可见到白色胞囊。

【防治方法】 同鲫碘泡虫病。

 

3.微孢子虫病

 

这是一类寄生于鱼类细胞内的寄生虫,个体微小,其主要代表为格留虫。

 

【病原体】 微孢子虫(彩图20)。

 

【流行情况】 池塘、湖泊和水库中的草、鲢、鳙、鲤、鲫、鳊和斑鳢等鱼都能发生本病。该虫体使鱼类的内部器官出现机能障碍而引起死亡。

 

【症状】 寄生在鲤、草、银鲫等鱼类的肾脏、性腺、胆囊、肝脏、肠道、脂肪组织、鳃和皮肤等处,因而使鱼的生殖力消退。

 

【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取病灶部分制成压片,用显微镜检查即可做出诊断。

 

【防治方法】 同黏孢子虫病。

 

4.单孢子虫病

 

单孢子虫结构简单,孢子外包围一层薄而透明的膜,无极囊和极丝(彩图21),细胞质内有1个显著的圆形发亮的折光体。如肤孢虫病,其特点如下。

 

【病原体】 野鲤肤孢虫、鲈肤孢虫、广东肤孢虫等。

 

【流行情况】 肤孢虫引起鱼类死亡的现象较普遍。野鲤肤孢虫寄生于鲤、青、草等鱼的体表和鳃;鲈肤孢虫寄生于鲈、青、鲢、鳙等鱼的鳃;广东肤孢虫寄生于斑鳢的鳃。上海和山东等地普遍发现草鱼鱼卵及鲤鱼患本病,并出现死亡,鲢、鳙、鲈等鱼也感染本病。流行期为4~6月。

 

【症状】 肤孢虫寄生在鱼体表或鳃上,胞囊肉眼可见。严重时鱼的皮肤、尾鳍、眼眶和鳃瓣等部位都布满胞囊,病灶周围的组织充血、发炎或腐烂;鱼体外表极度发黑、消瘦,以致死亡。

 

【诊断】

 

1)根据症状肉眼可做出初步诊断。

 

2)取病灶部分制成压片,用显微镜检查可以确诊。

 

【防治方法】

 

1)用0.3克/m³ 90%的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治疗,3天后胞囊脱落。

 

2)日本将患本病的鳗鱼放在水槽中,提高水温至30℃,几天后胞囊破溃、模糊,并逐渐消失。

 

3)用碘酊涂擦患部,胞囊可自行脱落。

 

(三)纤毛虫病

 

纤毛虫靠胞囊或直接接触传播,常见种类有斜管虫、小瓜虫、车轮虫、杯体虫等。


1.斜管虫病

 

【病原体】 鲤斜管虫。

 

【流行情况】 温水性和冷水性淡水鱼类都能感染斜管虫,国内外都有报道,但引起严重死亡的主要是鲤、草、鲫、鲢、鳙等鱼的鱼苗、鱼种;

 


产卵亲鲤如大量感染,会影响其正常的生殖功能。本病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生,虫体生长繁殖水温为12~18℃,3~5月为流行季节。

 

当水质恶劣、鱼体衰弱时,在夏季及冬季的冰下也会发生斜管虫病,引起鱼大量死亡,甚至越冬池中的亲鱼也发生死亡,为北方地区越冬后期的严重疾病之一。

【症状】 当鲤斜管虫少量寄生时危害并不大,当大量侵袭鱼的皮肤和鳃时,表皮组织因受刺激而分泌大量黏液,使寄主皮肤表面形成黄白色或浅蓝色黏液层,鱼体与实物摩擦,表皮发炎、坏死脱落;

 

同时组织被破坏,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机能。水温12~15℃时,病原体迅速繁殖,2~3天后即大量出现,在皮肤、鳍和鳃丝的缝隙间布满,使鱼大批死亡。

 

【诊断】 需要用显微镜检查才能确诊。

 

【防治方法】

 

1)在鱼种放养前发现此病原时,用含量为8克/m³的硫酸铜溶液,浸浴15~30分钟。

 

2)在鱼种培育鱼塘内发现本病时,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使池水为0.7克/m³。

 

3)将病鱼放在剂量为3~6克/m³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浴1~2小时,隔天再浸浴1次。

 

4)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池中的病原体。

 

2.车轮虫病

 

【病原体】 车轮虫或小车轮虫(彩图22)。虫体一般反口面朝前,像车轮般转动。寄生于鱼体表的车轮虫,个体较大,常见的有显著车轮虫、粗棘杜氏车轮虫、卵形车轮虫、东方轮虫等;寄生于鱼鳃上的车轮虫,常见的有卵形车轮虫、眉溪小车轮虫等。

 

【流行情况】 车轮虫寄生在多种淡水鱼、咸淡水鱼及海水鱼的鳃及体表各处,有时在鼻孔、膀胱和输尿管中也有寄生。

 

本病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5~7月间鱼苗培育至夏花阶段发病最为严重,造成大批鱼苗死亡,给鱼种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适宜此虫繁殖的水温为20~28℃。从鱼体上脱落的车轮虫,能在水中生活1~2天,可以直接侵袭新的寄主。

 

它不仅能寄生在鱼体上,还能寄生于蝌蚪、甲壳动物体上,使其成为鱼类车轮虫病的带虫者。通过与鱼体直接接触而感染,可随水、水中生物及工具等而传播。

 

【症状】 少量寄生时,没有明显症状;

 

严重感染时,可引起寄生处黏液增多,鱼苗、鱼种游动缓慢,呼吸困难而死亡。严重感染车轮虫的鱼苗,其身体极度消瘦、暗黑,离群或靠近池边缓慢游动,鱼苗体上在车轮虫较密集的部位,如鳍、头部、体表出现一层白翳,在水中观察尤为明显,有的病鱼还成群围绕池边狂游,呈“跑马”症状。

 

【诊断】 因车轮虫个体较小,刮取部分鱼体表黏液或鳃丝在显微镜下观察即可诊断。

 

【防治方法】

 

1)鱼体消毒用8克/m³的硫酸铜溶液浸浴20~30分钟,或用1%~2%的食盐溶液浸浴2~5分钟进行消毒(具体时间视鱼体忍耐度而定)。

 

2)发病鱼塘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使池水为0.7克/m³。

 

3)每亩池塘用15~20千克苦楝树枝叶沤水(扎成小捆),隔天翻一下,每隔7~10天换1次新鲜楝树叶枝。

 

4)每亩池塘用2~3千克新鲜韭菜,加入食盐1千克,把韭菜切碎拌入食盐,边拌边搓出汁液,每天进行全池泼洒,连泼3天。

 

3.小瓜虫病

 

【病原体】 多子小瓜虫。

 

【流行情况】 多子小瓜虫对鱼的种类及年龄没有严格选择性,各种淡水鱼都有寄生,国内外各养鱼地区都普遍流行。严重危害养殖鱼类的各鱼种、金鱼及越冬期间的尼罗罗非鱼。

 

小瓜虫生长繁殖的水温一般在15~25℃,水温低于10℃和上升到26~28℃时发育停止,28℃以上幼虫死亡,所以这种病的流行季节比较明显,一般3~5月最为流行,6~7月病情大大减少,8~10月又是流行季节,11~12月除了在小面积水体,特别是除了在室内水族箱条件下会发生本病外,一般不会发生本病。

 

【症状】 小瓜虫侵入鱼的皮肤或鳃组织中,剥取寄主组织作为营养,引起组织增生和发炎并产生大量的黏液,在躯干、头、鳍、鳃、口腔等处布满小白点。

 

严重时体表似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鳞片脱落,鳍条裂开、腐烂。鳃组织被大量寄生时,黏液增多,鳃小片被破坏,影响呼吸。病鱼反应迟钝,缓游于水面,不久即死亡。

 

【诊断】

 

1)肉眼可以见到体表或鳃上有许多小白点,再根据症状可做出初诊。

 

2)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即可确诊。

 

3)如没有显微镜可将寄生有小白点的鳍条、鳃丝剪下,放在白瓷盘中,加少许水,用针将白点膜挑破,如看到有小虫体活泼滚动,即可诊断。

 

【防治方法】

 

1)鱼塘要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以杀灭小瓜虫的胞囊。

 

2)每立方水体中加入125毫升福尔马林溶液药浴处理30分钟,每天2次,有一定疗效。

 

3)发病鱼塘可用中草药治疗,即每亩水深1米用辣椒粉210克,生姜干片100克煎煮成25千克药水,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2天。

 

4)在水族箱中饲养的鱼患本病,可将水温提高到18℃以上,小瓜虫即可脱落而死亡。

 

5)全池遍洒亚甲蓝,使池水为2克/m³。

 

【注意事项】 不能用硫酸铜或者是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治疗小瓜虫,因为硫酸铜对小瓜虫不但无杀灭效果反而可使小瓜虫形成胞囊,进行大量繁殖,使得病情更加恶化。

 


提示小瓜虫与孢子虫胞囊寄生在鱼体表时都是表现为“白点”症状,但通过显微镜可发现:

 

小瓜虫体内有一马蹄形大核,且虫体做缓慢转动;而孢子虫胞囊内有许多微小的孢子虫,不做运动。

 

4.半眉虫病

 

【病原体】 常见的有巨口半眉虫和圆形半眉虫。

 

【流行情况】 巨口半眉虫能寄生于各种淡水鱼体上;圆形半眉虫主要寄生在鲢鱼和鳙鱼鳃上。

 

这两种寄生虫在国内各地都有分布,它们往往同车轮虫病和鳃隐鞭虫病并发。

 

适宜半眉虫繁殖的水温是28~32℃,虫体脱离寄主之后,可在水中自由生活1~2天。

 

【症状】 半眉虫寄生在鱼的皮肤和鳃的上皮组织内,以胞囊形式寄生。在病灶里虫体不断转动,剥取寄主组织作为营养,对寄主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诊断】 须用显微镜观察确诊。

 

【防治方法】 以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使池水为0.7克/m³。

 

5.杯体虫病

 

【病原体】 常见的有筒形杯体虫、卵形舌杯虫。

【流行情况】 杯体虫寄生在鱼体表和鳃上,对组织有破坏作用,主要危害2.5厘米以下的鱼苗。


病原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身体中部的纤毛带长出更致密的长纤毛,接着口围完全收缩变圆,脱离寄主,后端的附着盘收缩,整个身体像茄子,称为游动体,可转移到另一寄主,是感染的重要环节。发病时间为5~7月。

 

【症状】 虫体附着在鱼的鳃和皮肤上,以摄取水中的食物粒作为营养,当它们成丛寄生于鱼苗身上时,妨碍鱼的正常呼吸,影响鱼的生长发育。病鱼常常成群在池边缓游,身上似有一层毛状物。

 

【诊断】 须用显微镜观察确诊。

 

【防治方法】

 

1)鱼塘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

 

2)投饲量适当,合理密养和混养,保持水质优良;加强水质管理,提高鱼体抗病能力。

 

3)鱼种入池前,若发现虫体,用8克/m³的硫酸铜溶液(每立方米水中放药8克)浸浴,水温为15~20℃时,浸浴15~20分钟;或者用10~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0~30分钟;也可用2%~4%的食盐溶液浸浴2~15分钟。

 

4)本病流行期内,在食场上挂布袋(麻布袋)3~6只。每袋装硫酸铜100克、硫酸亚铁40克,1个疗程挂药3天,每天换药1次。一般每月挂药1~2个疗程。

 

5)在鱼塘中发生本病时,用0.7克/m³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进行全池泼洒治疗;或者用0.6克/m³的硫酸锌和2克/m³的聚维酮碘制剂治疗。

 

6.隐核虫病(海水鱼白点病)

 

【病原体】 刺激隐核虫(海水小瓜虫)。

 

【流行情况】 隐核虫适宜水温为10~30℃,最适繁殖水温为25℃左右,所以夏季和秋初是隐核虫病的流行季节。

 

隐核虫主要侵害水族馆中的海水鱼类,疾病传播很快,病情发展迅速。观赏鱼类在发现疾病后几天之内就大批死亡,世界各地的水族馆中均有发生。

 

近些年来,随着养殖种类的增加和放养密度的提高,池塘和网箱养殖的鲈鱼、鲻鱼、梭鱼、真鲷、黑鲷、石斑鱼、东方纯、牙鲆等海水养殖鱼类都可被侵害。

 

本病流行地区广,无寄主专一性,几乎所有的硬骨鱼类都可被感染,但板鳃类具有抵抗力。本病的发生与鱼类放养的密度过大有密切关系。

 

【症状】 病鱼体表、鳃表、眼角膜和口腔等与外界相接触处,肉眼可观察到许多小白点。

 

因为虫体钻入鳃和皮肤的上皮组织之下、基底膜的上面,以宿主的组织为食,并不断转动其身体,宿主组织受到刺激后,形成白色膜囊将虫体包住,所以肉眼看去在病鱼体表和鳃上有许多小白点,与小瓜虫引起的淡水鱼白点病的症状很相似,因此也叫作海水鱼白点病。

 

不过隐核虫在皮肤上寄生很牢固,必须用镊子用力才能刮下,小瓜虫则很易脱落。

 

病鱼皮肤和鳃因受刺激分泌大量黏液,严重者体表形成一层混浊的白膜,皮肤有点状充血,甚至发生炎症,鳃上皮组织增生并出现溃烂;

 

眼角膜上被寄生时可引起瞎眼。病鱼食欲不振或不吃食,身体瘦弱,游泳无力,呼吸困难,最终可能窒息而死。

 

【诊断】 将鳃或体表的白点取下,制成水浸片,在显微镜下看到圆形或卵圆形全身具有纤毛、体色不透明、缓慢旋转运动的虫体,就可以诊断。

 

【防治方法】

 

1)用醋酸铜全池泼洒,使池水为0.3克/m³。

 

2)加强水质管理,提高鱼体抗病能力。

 

3)用福尔马林25毫升/m³的溶液,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次。

4)用硫酸铜全池泼洒,在静水中使池水为1克/m³。

 

(四)吸管虫病

 

吸管虫病中常见的为毛管虫病,其特点如下。

 

【病原体】 毛管虫,国内淡水鱼中已发现有中华毛管虫和湖北毛管虫。

 

【流行情况】 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流行。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鲮鱼的夏花和越冬鱼种,流行季节为6~10月,靠纤毛幼虫接触鱼体传播。

 

【症状】 毛管虫寄生在各种淡水鱼的鳃上和体表上,以鳃瓣为多数。虫体常延长呈柄状,伸入鳃丝的缝隙或紧贴小片,有吸管的一端露在外面。

 

被寄生的组织细胞被破坏,形成凹陷的病灶;大量寄生时,呼吸上皮细胞受损,妨碍鱼的呼吸机能,病鱼呼吸困难,上浮水面,身体瘦弱,严重时引起死亡。

 

【诊断】 剪下部分鳃丝或刮取表皮,压成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即可确诊。

【防治方法】 同隐鞭虫病。

 

(五)肉足虫病

 

肉足虫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伪足,以伪足为行动胞器,伪足形状不定,结构也有所不同。

 

有叶状伪足、根状伪足、丝状伪足、有轴伪足等。虫体寄生在消化道内,造成这些器官溃疡或脓肿。国内仅发现寄生在草鱼肠内的内变形虫科的一种,由此引起的内变形虫病的特点如下。

 

【病原体】 鲩内变形虫,靠胞囊进行传播,鱼吞食被成熟胞囊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流行情况】 主要寄生于2龄以上的草鱼,10厘米左右的草鱼也会感染,常与细菌性肠炎一起暴发流行。北自黑龙江、南至长江和西江流域均有分布,尤以广东、广西地区较流行。流行季节为6~7月。

 

【症状】 鲩内变形虫以滋养体的形式寄生于草鱼的直肠黏膜,或深入到下层,有时甚至可以经血液流送到肝脏或其他器官。

 

单纯感染内变形虫,数量不多时,肠管往往不表现明显的溃疡和脓肿症状,但常与六前鞭毛虫病、鲩肠袋虫病及细菌性肠炎病并发,病变始于黏膜表面,向周围发展形成脓肿。

 

严重时肠黏膜遭到破坏,后肠形成溃疡、充血发炎、轻压腹部流出黄色黏液,与细菌性肠炎相似,但肛门不红肿。

 

虫体聚在肛门附近的直肠内,分泌溶解酶溶解组织,靠伪足的机械作用穿入肠黏膜组织。

 

【诊断】 取后直肠黏液镜检,发现有浅灰色虫体,运动活泼,能不断伸出伪足,改变体形和活动方向,由此便可确诊。

 

【防治方法】 用生石灰清塘可以预防。

 

二、由蠕虫引起的疾病

 

由蠕虫引起的疾病叫蠕虫病。所谓蠕虫,实际上包括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纽形动物、环节动物等。与养殖鱼类关系较大的是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一些种类,尤以扁形动物的危害最大。

 

(一)单殖吸虫病

 

单殖吸虫属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绝大部分是体外寄生。寄生部位主要是鱼鳃,也可以寄生在皮肤、鳍或口腔、鼻腔、膀胱等处。寄生于鱼类的种类有数百种,有些种类对鱼类的生长和生活能产生严重的危害;

 

尤其是在鱼苗、鱼种阶段,常因某种单殖吸虫的大量寄生而引起鱼苗、鱼种大批死亡。有些种类虽不致鱼死亡,但由于单殖吸虫的寄生,会造成鱼体的生长和发育不良。

 

由单殖吸虫引起的鱼病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指环虫病

 

【病原体】 在我国鱼类饲养中主要的致病指环虫有鳃片指环虫、鳙指环虫、鲢指环虫、坏鳃指环虫。

 

【流行情况】 这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主要靠虫卵及幼虫传播。流行于春末夏初,适宜温度为20~25℃。大量寄生时可使苗种大批死亡,主要危害鲢、鳙及草鱼;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生,危害各种淡水鱼类。

 

【症状】 少量寄生时,没有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病鱼鳃丝黏液增多,全部或部分呈苍白色,鳃丝肿胀(特别是鳙鱼更为明显),呈花鳃状,鳃盖张开,呼吸困难,病鱼游动缓慢,贫血。

 

【诊断】 用解剖刀刮取鳃的组织黏液,然后用显微镜观察。鉴于指环虫为鱼类鳃上常见的寄生虫,因此,在诊断时要注意鳃上寄生虫体的数量。

 

当每片鳃上发现有50个以上的虫体,或在低倍显微镜下检查,每个视野有5~10个虫体时,就可确诊为指环虫病。

 

【防治方法】

 

1)鱼种放养前,用含量为20克/m³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鱼种15~30分钟(水温为10~15℃);或用含量为10克/m³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鱼种30~60分钟,以杀死鱼种上的寄生虫。

 

2)水温为20~30℃时,用90%的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使池水为0.5~0.7克/m³。

 

3)用敌百虫面碱合剂(90%的晶体敌百虫加面碱,其比例为5∶3)全池泼洒,使池水为0.16~0.24克/m³,效果较好。

 

2.三代虫病

 

【病原体】 在饲养鱼类中常见的病原体如下。

 

1)鲢三代虫:寄生于鲢鱼、鳙鱼的皮肤、鳍条、口腔和鳃丝。

 

2)鲩三代虫:寄生于草鱼皮肤和鳃。

 

3)秀丽三代虫:寄生于鲤鱼、鲫鱼和金鱼等的体表与鳃。

 

【流行情况】 三代虫寄生于鱼类的体表和鳃,其分布广,以湖北、广东两省最为严重;繁殖适宜水温为20℃左右,流行于每年春季和夏初,危害养殖鱼的鱼苗、鱼种。

 

【症状】 大量寄生时,病鱼的皮肤上有一定灰白色的黏液,鱼体失去光泽,游动极不正常;食欲减退,鱼体瘦弱,呼吸困难。幼小的鱼苗,常显现鳃丝浮肿,鳃盖难以闭合的病征。

 

【诊断】 在低倍显微镜下检查,每个视野有5~10个虫体时,可确诊为三代虫病。

 

【防治方法】 同指环虫病。

 

(二)复殖吸虫病

 

复殖吸虫种类繁多,全营寄生生活,分布很广,是鱼类常见的寄生虫。常见的复殖吸虫病有复口吸虫病、血居吸虫病、侧殖吸虫病。

 

1.复口吸虫病(白内障病、双穴吸虫病)

 

【病原体】 双穴吸虫的尾蚴和囊蚴。我国危害较大的主要是倪氏双穴吸虫和湖北双穴吸虫。

 

【流行情况】 本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世界性鱼病。在我国的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上海、江西、福建、广东、四川和东北等地较为流行,尤其是在鸥鸟及椎实螺较多的地区最为严重,许多经济鱼类都可受其危害。

 

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是鲢鱼、鳙鱼、团头鲂和虹鳟鱼的鱼种,发病率高,病鱼死亡率可高达60%以上。本病流行于5~8月,8月以后一般表现为白内障症状。

 

【症状】 本病在鱼种阶段能引起大量死亡。病鱼在水面做跳跃式地游泳、挣扎,继而游动缓慢;有时头向下、尾朝上失去平衡,或者病鱼上下往返,急剧游动,在水中翻动。

 

急性感染时,病鱼除运动失调外,最显著的病变为头部充血,当尾蚴移行至血管和心脏时,可造成血液循环的障碍;

 

若从鳃部钻入的尾蚴数量很多,可立即引起鱼类死亡;如入侵的数量较少,则随着病鱼一同生长,出现病鱼眼球水晶体混浊,呈现白内障的症状;

 

部分鱼有水晶体脱落和瞎眼现象。慢性感染时,上述症状不明显,病原体在眼睛处积累很多,虫愈多则眼睛发白的范围就越大,病鱼生长缓慢,但一般不引起死亡。

 

【诊断】

 

1)根据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

 

2)挖出病鱼眼睛,放在载玻片上用剪刀剪破后取出水晶体,剥下胶质,加1滴清水用显微镜检查,可以看到游离于水中的蠕动的白色粟米状虫体,由此便可确诊。

 

【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

 

1)枪杀和驱赶水鸟。

 

2)消灭虫卵、毛蚴和中间宿主——椎实螺等,如混养吃螺鱼类。

 

(2)治疗方法

 

1)每亩水深1米应施放生石灰100~150千克或茶饼50千克,用以清塘。

 

2)用硫酸铜全池遍洒,使池水为0.7克/m³,以杀死椎实螺,隔天再重复泼洒1次。

 

3)已养鱼的池中发现有椎实螺,可在傍晚将草扎成数小捆放入池中诱捕中间宿主,于第二天清晨把草把捞出。如池中已有该病原时,应同时全池泼洒晶体敌百虫,以杀死水中的尾蚴。

 

2.血居吸虫病

 

【病原体】 血居吸虫。

 

【流行情况】 本病为世界性的鱼病,在美国、东欧等地均有报道,在我国的江苏、浙江、福建、湖北等省曾发生大批死亡的病例。

 

流行于春、夏季,我国饲养的鲢、鳙、团头鲂、鲤、鲫、金鱼、草、乌鳢等鱼都有发生,其中对鲢鱼和团头鲂的鱼苗、鱼种危害最大,几天内可引起大批死亡。

 

【症状】 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急性型为水中尾蚴密度较高,在短期内有许多尾蚴钻入鱼苗体内,引起鱼苗跳跃、挣扎,在水中急游打转,鳃肿胀,鳃盖张开,肛门口起水泡,全身红肿,鳃及体表黏液增多,不久即死;

 

慢性型是尾蚴少量,分散地钻入鱼体,虫在鱼的心脏和动脉球内发育为成虫,虫卵被带到肝脏、脾脏、鳃肾、肠系膜、肌肉等处,虫卵大量堆积于鳃部血管而产生堵塞,引起腹部积水、眼球突出、竖鳞,使鱼逐渐衰竭死亡。病鱼贫血,红细胞和白细胞显著下降。

 

【诊断】

 

1)将病鱼的心脏及动脉球取出,放入盛有生理盐水的培养皿内,剪开心脏及动脉球,并轻刮内壁,在光线亮的地方用肉眼仔细观察,可见成虫。

 

2)将病鱼的鳃、肾脏等组织压片,在显微镜下检查,如找到虫卵也可确诊。

 

【防治方法】 可参照复口吸虫病。

 

3.侧殖吸虫病

 

【病原体】 病原体为日本侧殖吸虫和东方侧殖吸虫。

 

【流行情况】 本病为鱼苗培育阶段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对草、青、鲢、鳙、鲤、鲫、鳊、鲂等10多种鱼类均可感染,严重时可引起鱼苗的大批死亡,但未见较大鱼种死亡的病例。

 

流行季节为5~6月,尤其是下塘后3~6天的鱼苗最易发生。我国各地都有发现,长江中下游一带分布较广。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游动无力,生长停滞,闭口不食,聚集于下风处,俗称闭口病。解剖病鱼可见肠道被虫体充满堵塞,肠内无食物,因而造成死亡。

 

【诊断】 解剖内脏、肠道可见虫体。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消灭螺类。

 

2)用晶体敌百虫泼洒,使池水为0.2克/m³。

 

(三)绦虫病

 

绦虫属扁形动物门,身体背腹扁平。成虫多寄生在鱼类的消化道内。

 

1.鲤蠢病

 

【病原体】 鲤蠢绦虫,中间宿主是颤蚓。

 

【流行情况】 在我国东北以及湖北、江西等地均有发现。主要寄生于鲫鱼及2龄以上的鲤鱼。在东欧本病多见,流行于4~8月。

 

【症状】 鱼轻度感染时无明显变化。严重时可见肠道被堵塞,并能引起肠道发炎和贫血,有时也可死亡。

 

【诊断】 剖开鱼腹,取出肠道,小心剪开,即可见寄生在肠壁上的绦虫。

 

【防治方法】

 

1)用加麻拉20克或棘蕨粉32克拌饲,一次投喂。

 

2)每万尾体长4.5~9.0厘米的鱼种,用南瓜子250克研成粉与500克米糠拌匀投喂,连喂3天。

 

3)每万尾体长4.5~6.0厘米的鱼种用槟榔500克捣碎拌料喂鱼,连喂3天。

 

4)每100千克鱼用90%的晶体敌百虫50克与面粉500克混合成药面,投喂,连喂3~6天,能将虫体驱除。

 

2.头槽绦虫病

 

【病原体】 九江头槽绦虫(彩图23)。

 

【流行情况】 本病原是广东、广西养鱼区的地方性疾病,现已传染到不少地区,如贵州、湖北、福建、河南、江苏、东北等,寄生于草、青、鲢、鳙、鲮团头鲂等鱼的肠内。

 

【症状】 病鱼体重减轻,显得非常瘦弱,不摄食,体表黑色素增加,离群独游,并有恶性贫血。严重感染时,前肠第一盘曲膨大成胃囊状,直径增加3倍,肠的皱襞萎缩,表现为慢性炎症,肠道被虫体堵塞。

 

【诊断】 剖开鱼腹,剪开前肠扩张部位,即可见白色带状虫体聚居。

 

【防治方法】 参考鲤蠢病治疗方法。

 

3.舌形绦虫病

 

【病原体】 舌状绦虫和双线绦虫的裂头蚴(彩图24)。

 

【流行情况】 本病分布广泛,在我国西北地区以舌状绦虫为主,其他地区则为双线绦虫。

 

危害鲫、鲢、鳙、草、翘嘴红鲌、红鳍鲌、大银鱼、太湖短吻银鱼等鱼。本病多发生于夏季,感染率随寄主年龄增长而有所增长。

 

【症状】 病鱼腹部膨大,严重时失去平衡,鱼侧游上浮或腹部朝上;病鱼红细胞显著减少,严重贫血,经分析为缺铁性贫血。

 

解剖时可见到鱼体腔中充满大量白色带状的虫体,内脏受挤压而变形萎缩,正常机能受抑制或遭破坏,引起鱼体发育受阻,鱼体消瘦,失去生殖能力。

 

有时裂头蚴可从鱼腹部钻出,直接造成病鱼死亡。

 

【诊断】 根据病鱼症状可以初诊;剖开鱼腹可见腹腔内充塞着白色卷曲的虫体即可确诊。

 

【防治方法】 目前对大水面的鱼类患病尚无有效防治方法。在较小水体中,可用清塘方法杀灭虫卵及第一中间宿主,同时驱赶终末宿主。

 

感染初期内服用药治疗,每100千克鱼用50克晶体敌百虫拌饲投喂3~6天,喂前先停食1天,或每100千克鱼用吡喹酮2.0~4.8克拌饲投喂2次(隔天1次)。

 

(四)线虫病

 

线虫对鱼类的危害一般不很严重,但大量寄生时可破坏器官和组织,有利于其他病菌侵害,引起继发性疾病。

 

有些种类吸食寄主血液,夺取营养,使寄主消瘦,影响寄主生长和繁殖,以致其死亡。

 

寄生在鱼类上的线虫种类很多,常见的线虫病有下列几种。

 

1.毛细线虫病

 

【病原体】 毛细线虫。虫体细小,前端尖细,后端稍粗大,体表光滑,口端位,食道细长。雌虫体长4.99~10.13毫米,雄虫体长1.93~4.15毫米。

 

【流行情况】 毛细线虫寄生于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鲮鱼及黄鳝肠道中,主要危害当年鱼种,广东、湖北等地最为流行。

 

【症状】 毛细线虫以其头部钻入寄主肠壁黏膜层,破坏组织,引起肠壁发炎。全长1.6~2.6厘米的鱼种,有5~8只成虫寄生时,生长即受一定影响;30~50只虫寄生时,病鱼离群分散于池边,极度消瘦,继之死亡。

 

【诊断】 剪开鱼肠,用解剖刀刮下肠内含物和黏液,放在载玻片上,加少量清水,压片并用显微镜检查,可见虫体,便可做出诊断。

 

【防治方法】

 

1)先使池底晒干,再用漂白粉和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虫卵。

 

2)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鱼有充足的饵料;同时,及时分池稀养,加快鱼种生长,可预防本病发生。

 

3)每100千克鱼每天用25克 90%的晶体敌百虫拌饲投喂,连喂6天。

 

4)每100千克鱼每天用中草药600克(贯众∶土荆芥∶苏梗∶苦楝树皮=8∶3∶2∶3)煎汁拌饲投喂,连喂6天。

 

2.嗜子宫线虫(红线虫)病

 

【病原体】 常见种类有如下几种。

 

1)鲫嗜子宫线虫:雌虫寄生在鲫鱼的尾鳍,雌虫长22~50毫米,雄虫长2.46~3.74毫米。

 

2)鲤嗜子宫线虫:雌虫寄生在鲤鳞囊内,虫体长10.0~13.5毫米;雄虫寄生于鲤鱼腹腔和鳔,虫体长3.5~4.1毫米。

 

3)藤本嗜子宫线虫:雌虫寄生于乌鳢等鱼的背鳍、臀鳍和尾鳍,虫长25.6~46.8毫米;雄虫寄生于鱼的鳔、腹腔,虫长2.2毫米。

 

雌虫一般均为血红色,两端稍细,似粗棉线;雄虫体细小如发丝,透明无色。

 

此类线虫幼虫被剑水蚤吞食后,在剑水蚤体腔中发育;鲤鱼、鲫鱼等吞食剑水蚤而感染;幼虫再钻到鱼体腔中发育,雌虫迁移到鳞下、鳍条等处发育成熟。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1龄以上的鲤鱼,全国各地均有流行。亲鲤因患本病而影响性腺发育,往往不能成熟产卵。

 

长江流域一带一般于冬季虫体出现在鳞片下,但因虫体较小又不甚活动,所以不易被发现,到了春季水温转暖之后,虫体生长加速,从而使鱼发病。在6月之后,母体完成繁殖,鱼体表就不再有虫体。

 

【症状】 病鱼鳞片因虫体寄生而坚起,寄生部位发炎和充血;还往往引起细菌、水霉病继发。虫体寄生处的鳞片呈现出不规则的红紫色花纹,掀起鳞片即可见红色的虫体。

 

【诊断】

 

1)病鲤鳞片部位有凸起、发红现象,其上部有特殊的花纹,如将鳞片翻开,可见盘曲在鳞囊中的红色中心线。

 

2)将病鲫鳍条展开,对光用肉眼观察,可见红色的虫体,虫体在鳍条间与鳍条平行;将鳍条撕开,虫体即可暴露出来。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杀死幼虫及中间宿主;或用含量为0.2~0.5克/m³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杀死中间宿主。

 

2)用2.0%~2.5%的食盐溶液浸浴病鱼10~20分钟,可以杀死鳞下和鳍间成虫。

 

3)用医用碘酒或1%的高锰酸钾溶液涂擦病鱼患处。

 

3.鳗居线虫病

 

【病原体】 球体鳗居线虫及粗厚鳗居线虫。

 

【流行情况】 在湖北、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都有流行。我国曾有因此虫的寄生导致鱼死病例。

 

【症状】 大量寄生时可引起鳔发炎或鳔壁增厚,病鱼活动受到影响。鳗苗被大量寄生后,停止摄食,瘦弱、贫血,且可引起死亡。

 

寄生数量很多时能刺激鳔发炎,出血,虫体充满鳔,使鳔扩大,压迫其他内脏器官及血管。

 

当鳔扩大时,病鱼后腹部肿大或腹部不规则的肿大,腹部皮下瘀血,肛门扩大,并呈深红色。

 

如鳔中虫体数量太多时,鳔破裂,虫体落入体腔中,也会从肛门或尿道爬出体外。

 

【诊断】 剪开鱼鳔,用解剖刀刮下鳔内的黏液,放在载玻片上,加少量清水,压片并用显微镜检查,可见虫体,由此便可做出诊断。

 

【防治方法】 宜从切断其生活史入手。为控制这种病,一般采用90%的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使池水为0.3~0.5克/m³。

 

(五)棘头虫病

 

棘头虫是一类具有假体腔而无消化系统、两侧对称的蠕虫,它们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常见的棘头虫有下列几种。

 

1.沙市刺棘虫病

 

【病原体】 沙市刺棘虫。

 

【流行情况】 北自乌苏里江,南至湖北、江西均有此虫分布,主要危害鱼种,大量寄生时可引起病鱼在较短时间内大批死亡,如江西曾有死亡率高达95%的案例。

 

【症状】 病鱼消瘦,鱼体发黑,离群靠边缓游;前腹部膨大而呈球状,肠道轻度充血,呈慢性炎症。2~3厘米长的草鱼种感染2~7个虫体即可引起病害。

 

【诊断】 根据症状可以初诊,剖开鱼肠见白色虫体即可确诊。

 

【防治方法】 全池遍洒剂量为0.7克/m³的晶体敌百虫,同时将1千克敌百虫拌入35千克麸皮内投喂,连喂9天。

 

2.长棘吻虫病

 

【病原体】 鲤长棘吻虫。寄生在鲤、鲃、草鱼肠道。

 

【流行情况】 河北曾报道因长棘吻虫大量寄生在2龄鲤鱼肠内(150多只虫),引起鲤鱼大量死亡的病例。1985年上海市崇明县某养殖场因崇明长棘吻虫寄生,引起鲤鱼夏花至成鱼大批死亡,全场133.3余公顷水面,感染率在70%以上,死亡率高达60%,死亡一般呈慢性,每天每口池塘死鱼数尾至数十尾,持续死亡数个月,因此累计死亡率很高。夏花鲤鱼肠内寄生有3~5只就可引起死亡,2龄鲤鱼最多寄生163只虫。

 

【症状】 夏花鲤鱼被3~5只长棘吻虫寄生时,肠壁就被胀得很薄,但肠内无食,鱼不久即死。2龄鲤鱼被少量虫寄生时,没有明显症状,但如大量寄生时,鱼体消瘦、生长缓慢、摄食量减少,严重时可引起肠壁溃烂和穿孔。

 

【诊断】 根据症状,并剖开病鱼肠道,肉眼即可见到乳白色虫体,其吻部钻入肠壁组织内。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杀灭池中虫卵及中间寄主。

 

2)用泥浆泵吸除池底淤泥,并用水泥板做护坡,也可达到或基本达到消灭虫卵的目的。

 

3)发病地区,鲤鱼鱼种应在鱼种池中培育,而不套养在成鱼池中,以免感染。

 

4)每千克鱼每天用0.6毫升四氯化碳拌饲投喂,连喂6天进行治疗。

 

3.长颈棘头虫病

 

【病原体】 鲷长颈棘头虫。该虫虫体为橙黄色,体长10~20毫米;吻钩有11~15纵行,每行9~12个。中间寄主可能是小型海产鱼类;成虫寄生于真鲷、黑鲷的消化道内,感染率最高可达100%,大量寄生时,病鱼摄食量降低,生长不良。采取不投喂鲜活鱼而投喂冷冻或经过加工的饲料的方法进行预防。

 

【流行情况】 发现于中国和日本的真鲷、黑鲷,感染率一般为70%~80%。幼虫的感染期一般在6~7月。

 

【症状】 鲷长颈棘头虫寄生在真鲷直肠内,其吻刺入直肠内壁,破坏肠壁组织,引起炎症、充血或出血。病鱼食欲减退,身体消瘦,成长缓慢。

 

【诊断】 对瘦弱的鱼进行解剖检查,如发现直肠内有虫体,便可以诊断。

 

【防治方法】 尚无有效的驱虫药,投喂经过冷冻处理的鱼或配合饵料,可预防棘头虫的感染。

 

(六)由环节动物引起的疾病

 

寄生在淡水鱼类中的鱼蛭种类不多,对渔业的危害一般不大。常见的有以下两种。

 

1.湖蛭病

 

【病原体】 中华湖蛭、哲罗湖蛭、冈湖蛭、福建湖蛭。

 

【流行情况】 中华湖蛭在上海、湖南、福建、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均有,寄生在鲤鱼、鲫鱼的鳃盖内表面。通常,鲤鱼的感染率较鲫鱼高,越是大的个体感染率也越高。据安徽巢湖统计,体重在200克以下的鲤鱼感染率为40.3%,500克以上的为90.9%;体重在25克以下的鲫鱼感染率为19.1%,50克以上的为46.4%。通常每条鱼上寄生1只,也偶有寄生2~3只的。

 

每年12月下旬至第二年6月上旬可在巢湖中的鱼体上找到,最初(气温5℃左右)蛭体细长,长7~12毫米,体色灰黑,且表面有分散的小黑点;3月上旬体长20~25毫米,体色由灰黑转为浅黄,蛭体呈椭圆形,两侧的搏动囊肉眼清晰可见;4月下旬,气温约15℃时,蛭开始离开鱼体到湖底进行繁殖;到6月上旬平均气温在21℃左右时,在鱼体上就再也找不到中华湖蛭了。

 

【症状】 该虫主要寄生在鲤鱼、鲫鱼的鳃盖内表面和鳃上,吸取寄主血液而引起病鱼贫血和继发性疾病,使其生长受到影响,严重时,病鱼呼吸困难和失血过多而死亡。

 

哲罗湖蛭寄生在哲罗鱼的胸鳍上,发生在黑龙江。冈湖蛭寄生在青岛附近的黄海、秦皇岛附近的渤海中的梭鱼及一种海产硬骨鱼体上,日本东京湾的几种海产硬骨鱼上和前苏联洄游性大马哈鱼体。冈湖蛭可栖息于海水里,又能生活在淡水里,但能否长期停留在淡水里尚不清楚。福建湖蛭寄生在厦门附近南海的赤点石斑鱼鳍上。

 

【诊断】 肉眼可见虫体寄生在鳃盖内表面。

 

【防治方法】 用2.5%的食盐溶液浸浴病鱼0.5~1.0小时。

 

2.尺蠖鱼蛭病

 

【病原体】 尺蠖鱼蛭。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鲤、鲫等底层鲤科鱼类。在我国本病发病率不高,也不常见,对养鱼生产危害不大。

 

【症状】 鱼蛭寄生在鱼的体表鳃及口腔等处。少量寄生时对鱼的危害不大;大量寄生时,因鱼蛭在鱼体上爬行及吸血,鱼表现不安,常跳出水面,在冬季更易被看出。

 

被破坏的病鱼体表呈现出血性溃疡,严重时则坏死;鳃被侵袭时,病鱼呼吸困难,严重时引起鱼体消瘦,生长缓慢,贫血,以致死亡。

 

【诊断】 肉眼可见虫体。

 

【防治方法】 采用2.5%的食盐溶液浸浴鱼体0.5~1.0小时,或用二氯化铜(100升水中加5克)浸浴15分钟。治疗后鱼蛭从鱼体上跌落下来,但尚未死,所以浸浴后的水不应倒入池中,应采用机械方法将鱼蛭消灭。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