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常见病害防治

分类:
水产篇
2024/03/14 22:55
浏览量
【摘要】:

鳜鱼又名桂鱼、桂花鱼,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鱼类。在养殖过程中,易发生疾病,尤其是在幼苗阶段。现将养殖过程中鳜鱼疾病的预防及常见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常见病防治

(1) 小瓜虫病 由小瓜虫侵入鱼的皮肤和腮部而引起。虫体大量寄生时,肉眼可见病鱼体表、鳍条或腮部有许多小白点,即小瓜虫。

另外,还可见虫体寄生引起组织增生的点状囊泡。病鱼体表粘液增多,鱼体消瘦,游动迟钝,浮于水面,有时也集群绕池游动。以夏花鱼种阶段危害最大。
防治方
法:一是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二是每亩水面(平均
水 深 1 米) 用 草本诱食驱虫液100ml。

(2) 锚头蚤病
在病鱼
体表肉眼可见虫体,虫体四周组织常红肿发炎,靠近伤口的鳞片被锚头蚤的分泌物溶解腐蚀成缺口。鱼体上的锚头蚤还固附着许多钟形虫、累枝虫及藻类等,看上去似棉絮状。
防治方法:
是放养前每亩水面(平均水深 1 米)用生石灰 150 千克带水清塘;
二是用高锰酸钾
溶液清洗病鱼 30 分钟,水温 10℃ ~20℃ 时 用 20ppm,20℃ ~30℃ 时 用 12.5ppm,30℃以上用 10ppm;三是用90%晶体敌百虫(0.5ppm)全池泼洒,间隔 14 天 1 次,连用2~3次。

(3) 细菌性烂鳃病
鱼得病后腮丝腐烂发白,腮上常附着污泥和粘液,严重者腮盖骨内表皮腐蚀一块,从外向里看似一个透明的小窗,病鱼常上浮独游,行动缓慢,体色变黑,体形消瘦。
防治方法:一是水温
15℃~20℃时,用 10ppm 漂白粉溶液浸洗鱼种 15~20分钟,预防此病。二是用漂白 粉 (1ppm) 全 池 泼 洒 ,24小时后再泼洒一次;三是用生石灰(20~30ppm)全池泼洒。

(4) 粘孢子虫病
由粘
孢子虫寄生引起。打开病鱼的腮盖,可见腮丝及腮弓上有乳白色的大囊泡,直径4.5~5.5毫米,腮上粘液较多,有局部充血和缺血症状。病鱼呼吸困难,在水面缓慢游动,并陆续死亡。
治方法:目前尚无理想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彻底清塘,杀灭粘孢子虫的孢子是预防此病的有效方法。一旦发病,可用 90%晶体敌百虫(0.1ppm)全池泼洒,多次使用可减轻病情。

(5) 肠炎病
主要危害
鳜鱼夏花,其病目前病因不明,主要症状为幽门垂至肛门红肿充血,停止摄食,不久死亡。
防治方法:
一是选
择适宜的饵料鱼,一般为鳜鱼体长的 50%~60%,防止过大规格饵料鱼擦伤肠腔诱发鱼病;
二是饵料鱼投喂时
用10%食盐水进行消毒,并清除病、残、弱饵料鱼。

(6) 指环虫病
由指环
虫侵入鱼体腮部引起,病鱼腮粘液增多,腮丝呈暗灰或苍白色,病鱼呼吸困难,鱼苗大量感染指环虫时,除上述症状外,腮部呈现浮肿,腮盖张开,病鱼游动缓慢。

防 治 方 法 :
一 是 每 次 用
1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 10~15 分钟,间隔 24 小时浸洗一次,连续浸洗 3次;
二是全池泼洒90%晶体
敌百虫(0.3ppm)。

(7) 白皮病
又名百尾
病,多因拉网等操作不慎擦伤鱼体,细菌侵入鱼体而引起。发病初期病鱼背鳍基部或尾柄出现白点,后迅速扩大,向前后蔓延,最后死亡。此病主要发生在夏花鱼种阶段。
防治方法:一是用
漂白粉 (1ppm) 或五倍子(1.5ppm)进行全池泼洒 ;

XML 地图